中医告诉你夏季养生注意六方面
现在已经是夏天了,而且天气还越来越热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不能一味的贪凉啊,不然会留下病根的,那么夏季养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医夏季养生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注意养阳气、少冷饮
饮食是养生的基础,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要使人夏季,活得健康、愉快、充满活力和智慧,我们要注意不能满足于填饱肚子,要从“天人合一”角度理解生命,让人体顺应四季变化,安排合理的饮食调配,保证在不同季节,汲取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真正起到养生长寿祛病目的。
夏季饮食,重要养阳气
阳气,中医泛指人体动能活动。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固。”意思说,阳气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可以使人身体健康,体质强壮,增强抵抗能力,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
春夏的特点,生发蓬勃,其性属阳。秋冬的特点,平静凝敛,其性属阴。阴阳本是矛盾的统一,四时交替,寒暑往来,是阴阳消长的反映,同时也是阴阳互根的体现。比如,阳虚之人,其病每于春夏稍愈,秋冬加剧,调理必须于盛夏阳旺之时,即予以培补,至秋冬才可能减轻症状或减少复发。
中医强调冬病夏治。夏日三伏天,可用中药白芷、细辛、白芥子、桂枝研细末贴敷背俞膏肓穴、定喘穴,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均可获满意疗效。如能配合内服培补脾肾方药,疗效更佳。
中医“养阳”含义,包括养肾阳之义,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故古人春夏养阳要注意“从其根”,方能真正达到夏养阳的目的。推而广之,凡慢性的阳虚类体质的人,如能采用这种“冬病夏养”的办法,于春夏之际,给予适当的食物,如韭菜、芥菜、葱、辣椒、姜等;或选用鲜荔枝、杨梅、桃、杏、桂圆、大枣等水果;或用养阳的药物来调治和保养,往往能收到奇效。
辛辣之菜及水果,可谓是夏季养阳的佳蔬良药。当然,如属阳旺之体,就不能再用过多温热之品以火上加油,相反则宜用寒凉甘润之品以壮水制火,使其阳平。
提醒大家的是,夏天养阳,也是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情况来对待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借夏天阳旺,来培植秋冬之不足。
夏季补阳应少食冷饮
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多喜吃冷食冷饮。但是,养阳却要求,夏季少食冷饮。因为,夏季人体皮肤毛孔疏松,散热较多,这就消耗了体内的阳气。如果贪冷饮,就会使阳气受到损伤,发生腹痛,腹泻,咳嗽气喘等疾病。因此,夏季饮食要适当控制冷饮冷食量,进食的速度也不宜太快。
脾胃虚弱者,或小儿尤其应节制。当然,如果身体健康,在夏季吃些冷食,可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平常阳气虚弱的男人,在夏季饮食方面,应借夏季自然界阳气旺盛之机,服用温热补阳的药品。这样,可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阴虚,尽管因疾病所在的脏腑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症状,但都有手脚发凉,喜暖,面色和舌质淡白,脉搏缓慢等特点。这样的男人,夏季更不宜吃冷食。
二、夏季学会避暑和避湿
在夏季,我们并不必掌握很多的中医名词术语。重要是在衣食住行,讲究‘天人合一’,根据夏季特点与其他季节不同,特别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湿热交蒸气候特点,气温高、雨水多、湿度大,潮湿闷热,通常叫长夏,人们最容易因暑湿而患病。
特别南方,较为潮湿,暑热重、又湿重。饮食上就有所选择。暑气重,要选寒的、凉的,如吃点西瓜,湿重,就要吃去湿食物,如苦瓜、红小豆,莲子、薏米仁等,这类去湿效果显著。
但是,饮食上我们要学会了解食物性味,这样就懂得如何活学活用,可以根据自己体质来选择食物。比如说西瓜,解暑,但是,脾胃虚寒的人,就要注意,不能多吃。”
三、夏季懂得喝姜茶、养脾阳
在夏季,人们往往只懂得喝凉茶降暑热,却不懂得喝点姜茶,养脾阳。
在南方的夏天,许多地方往往湿气较重,要懂得去湿热,不要贪凉,少用凉水,不要吃过多的冷饮,出出汗。要让体内的郁热散发出去。比如,以前你煮绿豆汤解暑,那么,现在你最好放一半绿豆一半红豆。固为,红豆可以健脾除湿。
南方夏天喝凉茶,这是平常事。但是中医讲,夏季人体阳气,处于外泄状态,这时过多喝凉茶,就容易损伤脾胃之阳气,让食欲减少。这样,胃痛、腹泻都会出现。
夏天,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时候,出汗很多,毛孔张开,如果贪凉,在出汗后,就吹冷风,或者空调太凉,这些都会损伤人体的阳气。
所以,凉茶不能多喝,尤其是脾胃功能较弱的人更要慎服。许多地方,夏天喝姜茶习俗,就起到了养脾阳除湿的作用。
四、女性特别护好肚脐脚
在夏季,很多女孩子爱漂亮,喜欢露背,露脐,这样有悖于中医养生。
中医认为,人背部是督脉所在,主管人体一身阳气。如果背部受寒,会阻碍全身阳气运行,而脐部神阕穴,属于任脉,任脉功能是调节气血,与女性月经、生殖等,有着密切关系。脐部和背部受寒,不仅影响到脾胃,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女孩子还会痛经、月经紊乱,会对生殖有影响。
提示:不要忘了,衣服比漂亮,更重要,女孩子夏季穿衣打扮,不能太薄,其腹、背部,更要注意保暖。如在空调房间,最好披一件小外套保暖,以防中上阴暑。
在空调间,最好不要光脚。人体的阴脉,汇聚足心。足心最易受凉。为什么在夏天,穿稍厚的鞋,不会觉得热。不注意脚的保暖,会影响气血运行。
在天气很冷时,穿上暖和的鞋,可以明显增强御寒能力。寒从脚下起,脚暖则身暖。原本一些就怕冷的,夏天更要注意双脚保暖,少赤脚穿凉鞋。
五、平衡人体阴阳勿忘子午觉
很多人逢万物之春,却莫名出现情绪不好,不易开心,常爱流泪,眼睛胀痛,指甲无光等症状,这是肝功能失调在作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春季养生应以保养肝脏为主。肝功能正常了,人体的气血就会通畅顺达,否则产生气血淤滞,百病丛生。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类修要诀·养生要诀》总结为:“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鸡鸣前。”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夏季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季节,所以夏季养生就要注意“养长”。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其他季节早,早到什么时间适宜呢?
古人认为不宜在鸡鸣之前,也就是最好在早晨5点到6点之间起床。那么什么时候睡觉最好呢?因为夏季气候炎热,可以等暑热之气消散后,人的气息也比较平和时再睡觉,时间比其他季节稍晚一点儿,但是也不宜太晚,一般在晚上11时左右,古人提倡的子午觉非常符合夏季养生。
子午觉,是古人的睡眠养生法之一,即每天于子时、午时入睡,以达颐养天年的目的。子时是晚11时至次日凌晨1时,午时是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中医认为,子午之时是阴阳交接、极衰极盛的时候,体内气血阴阳极不平衡,应该要静卧休息,让气血慢慢恢复正常。尤其是子时为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衰弱的时候,也是中医的经脉运行到肝、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及时休息,最能养阴,睡眠质量最好,睡眠效果也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些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常常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错误地认为只要睡够8小时,什么时候睡觉都一样,这是大错特错了,子时不寐,肝、胆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养护,不仅睡眠质量差,还会出现皮肤粗糙、长黑斑、面色发黄等现象,尤其是肝功能受损的人更要注意不要熬夜,应该及时入睡。
午时则是阳气最盛、阴气衰弱的时候,此时应该小寐,尤其是夏季起床早,入睡晚,怎么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呢,最好在午时小睡片刻,如果不能够睡觉,也应“入静”,闭目养神,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据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防病保健意义。午睡是个养生的`好习惯,虽然时间短,它可在短时间内提升人们的“精气神”,自然获益多多。尤其夏季更应提倡。
中医认为,养生应讲究“天人合参”,即人与自然相通相应,要“法于阴阳,调于四时”。要以阴阳为法则,按四季阴阳变化进行调整。
夏季,以暑热为主要气候特点,昼长夜短,加之气温高, 湿热重,人们常常因夜间睡眠时间不足而精神不振,因此少许的午睡,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中午片刻的休息,可以换来下午充沛的精力。
午睡时间应在30~50分钟,不要超过1小时,时间过长不仅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还会使人醒来后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适得其反。
六、夏季养生饮食不可少
从“天人合一”角度理解生命,让人体顺应四季变化,安排合理的饮食调配,保证在不同季节,汲取人体必需的营养素,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鸭蛋补夏
俗传,立夏吃蛋,叫做“补夏”,使人在夏天不会消瘦,不减轻体重,劲头足,干活有力。咸鸭蛋中钙质、铁质等无机盐含量丰富,含钙量、含铁量比鸡蛋、鲜鸭蛋都高,是夏日补充钙、铁的首选。
莲子养心
养心季节是夏,此时心脏最脆弱,暑热逼人容易烦躁伤心,易伤心血。莲子芯的味道虽然比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养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壮肠胃。
章鱼补血
章鱼有补血益气、治痈疽肿毒的作用。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并还富含抗疲劳、抗衰老、能延长人类寿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黄酸。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适宜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绿豆消暑
绿豆是最好的消暑食物,有清热解毒、明目降压、安神等功效。绿豆汤是常用的消暑解毒剂,常吃绿豆汤还可以消暑养胃。此外,黄瓜、丝瓜、苦瓜也是很好的消暑食物。
豌豆清肠
豌豆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而豌豆中富含的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顺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茄子抗老
夏季对人体的损耗大,茄子中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能够延缓人体衰老。茄子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皮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P,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替代的。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有关夏季养生的知识,看完之后你是不是了解了一些了呢,夏天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体内的阳气,护好脚和肚脐,还要多注意饮食等,希望这些真的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医告诉你夏季养生注意六方面】相关文章:
1.中医夏季养生要点2017
2.中医夏季养生小常识
3.中医的夏季养生观2017
4.中医夏季养生常识2017
5.中医夏季如何养生
6.中医夏季养生保健注意事项
7.夏季中医养生注意事项2017
8.夏季中医养生汤2017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