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与养生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清明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见。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国南方地区,此时已呈气清景明之象;北方地区开始断雪,气温上升,春意融融。
清明既是传统节日又是养生节气。中医认为,清明时节的养生要做到“动静相宜”,“动”表现为调节着装、饮食、情致等,做到“清”身爽形、“清”心“清”肝;“静”则指优质合理的睡眠。
1.清明饮食原则:清明养好肝,“两多一少”很重要。
1.1.多吃“柔肝”的食物:多吃“柔肝”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因为正值肝阳上升时节,可多吃荠菜、山药、菠菜、银耳、大枣等。
1.2.多吃“祛湿”的食物:可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1.3.少吃“生发”的食物:有慢性疾病的人要忌口,少食发物,如:海鲜、鸡、羊肉、腐乳等。
1.4远离发物,防止旧病易复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天人体阳气升发的同时,也易引动体内伏邪,引起旧病复发,特别是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的发作。
远离过敏源是预防过敏性疾病的首要措施,天气晴朗,阳光普照的时候,及时晾晒衣物、床褥也能杀灭致敏微生物,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
2. 穴位按摩
清明养肝可经常敲打或按揉以下两个穴位,具有疏肝解郁功效。
2.1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是泻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
2.2: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处向足背上推,推至凹陷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让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2.3按揉方法
找到穴位后,用拇指指腹或拇指关节轻轻按压穴位,开始轻柔地按摩,然后逐渐加大力度。可以采用旋转、揉捏或者轻击的方式,每种方式持续1~2分钟,一般每天按摩1~2次。
3.起居养生:夜卧早起
春为肝气当令。春主生发,立春之后,人体内的肝气逐渐旺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而阴气相应逐渐消退。此时节,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做到晚睡早起(晚睡并不是指熬夜)。
中医认为,辰时即上午7点到9点,人体足阳明胃经当令,应吃好早餐以养护胃气。同时,睡好“子午觉”(中午11点到13点的午觉,晚上11点到凌晨1点的晚觉),补足精力,以防春困。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保证6-8小时睡眠即可。另外,适当户外锻炼、注意开窗通风、听音乐、踏青等,都能舒经活络,保持心情舒畅。
4. 情志方面:注意保持良好的情志,切莫悲伤过度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通过祭祖和扫墓活动来缅怀先人,寄托哀思。当看到亲人的墓碑,许多人难免睹物思人,悲痛万分。春季又是多种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情绪低落、抑郁,诱发精神疾病。因此,清明前后人们不要过于悲伤,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舒畅的心情。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