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重在养神

中医养生的主要养生之道,尤重养神。养神,指调摄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养神是一种观念,是人对自身认识的一次回归,具有更多的社会内容,不是逃避现实,而是慎独其身,不是消极无为而是追求真正的人生,对人格有强化作用。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由此可见,养生重在养神。养神具体怎样做呢?我们来了解下吧。

目录

1中医养生之智慧养生

每天吃油盐,多少最合适:

有一个公式可以算一下:用5乘以体重得到的数字。比如说体重50公斤,用5乘以50就是250(克),这就是一天的主食参考量。但是这个主食只是不加油的白米饭和馒头片。如果你是吃的蛋炒饭、酱油炒饭之类的,就另当别论了。加了油的主食热量会上涨2.5倍。

每天用油多大约是小酸奶杯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这还是没有动脉硬化、没有高血脂情况下的量。

还有吃盐,每天应控制在5~6克左右,一啤酒瓶盖大约装4克,可以此做参考。而且这些盐还包括大酱、味精、咸菜中的盐。一小块儿腐乳含盐量一般在5克,一段最细的香肠含盐量也在5克,如果你早上吃了一块儿腐乳或一根儿香肠,意味着你这一天都别再吃盐了。

炖鸡汤,最好先去油:

炖完一锅鸡肉,吃肉好还是喝汤好?很多人认为鸡汤有营养,其实吃肉好。鸡汤里的蛋白质只有5%,大部分的蛋白质都在肉里。而且汤里的油多,胆固醇高。广东人及东南亚人爱喝汤,但他们很会喝汤,先把鸡炖好,冷却后,把上面的浮油撇去,然后再加热喝汤。汤煮的时间越长越好?其实不是的,煲汤时间太长,肉中的蛋白质变性,营养物质不会渗透出来了,不好的物质反而能透出来,所以,煲汤两个半小时以内最好。

顺应规律,不吃反季节食品:

春天阳气升发,适合吃嫩芽,如香椿芽、豆芽、笋芽等;夏天多吃绿叶菜、瓜果梨桃;秋天干燥,宜吃多汁的食物;冬天食物偏少,人们大多吃植物的种子,如瓜子、花生、栗子、坚果等,种子是植物营养精华的浓缩。我们常喝的腊八粥,就是将各种豆子放在一起煮,热量高,有助抗寒。有人说我偏偏喜欢夏天吃瓜子,冬天吃西瓜。夏天吃多了瓜子会上火,而西瓜是解暑利尿的,冬天需要解暑吗?所以说,不要破坏大自然的规律,到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否则,只吃其形,不吃其味,许多营养价值都没有吃到。

2中医养生重在养神

古往今来,医家、道家、养生家们都十分重视精神调养,重视精神治疗和心理养生的作用。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保持心地纯朴专一,顺乎天理,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他们认为“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著名医家石天基作一首《祛病歌》:“人或生来气血弱,不会快活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病都却。心病还将心药医,心不快活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

神只可得,不可失,只宜安,不宜乱。伤神则神衰,神衰则健忘失眠,多梦烦乱;不守舍则发为癫狂,甚则昏厥。安神者在于七情适度,喜、怒、忧、思、悲、恐、惊各有法度,适可而止。“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五脏所伤则精神涣散,精神涣散则神志衰减,神志衰减则诸病丛生。以上三者又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现代医学也证实,人类疾病有50%~80%是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神经衰弱等。

对于养生,中医有“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精养,精养不如神养”的说法。所谓养神,主要是指注意精神卫生。要做到安静和调,神清气和,胸怀开阔,从容温和,切不可怨天尤人,急躁易怒。“起居有常,养其神也”。如果人们只注意养身,加强饮食营养,不懂得养神,不善于养神,是难以获得健康长寿的。自古以来无数事例表明,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能过古稀之年者不多见,而胸怀开阔情绪乐观者,往往可享高寿。若“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生于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人进入老年之后,由于社会角色、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性格情绪等都会发生改变,若不能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神”,往往可产生孤独、忧郁、失落、自卑等消极心理。从养生角度讲,老人晚年能否保持良好性格、乐观情绪、高尚涵养和欢畅心境,对延年益寿意义重大。因此,老年人在注重“养身”的同时,更应重视“养神”与“调神”。

总之,祖国的中医养生,着重精神。神的充耗安乱,关系到人的健康长寿,养生应当养神。人们若能遵循古训,修德养性,培养情操,健脑全神,方能享人生“天年”之寿。

3春季养神调补方

运动健神。冬去春来,气温渐渐升高,人体阳气渐趋于表,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各器官负荷加大,而对大脑供血不足,机体尚不能马上协调适应,人会感到疲倦,出现“春困”现象。对付的好办法就是外出锻炼。《黄帝内经》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因此,在春日的清晨或傍晚到空气清新的野外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做健身操、放风筝等,常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解除“春困”烦恼,可使人体健神清。

养精保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神由先天之精生成,需后天的滋养才能旺盛。《服气经》中说:“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春天要有规律的生活,节制房事,不妄作劳。风和日丽的天气到清静宽敞之环境中调息净心,可使周身气血通达,起到养精保神作用。

睡眠安神。古人称睡眠为“眠食”,清代曾国藩说:“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故有“不觅仙方觅睡方”的名言;世界卫生组织把“睡得香”确定为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春三月如何进入甜蜜的梦乡呢?

一是顺应自然规律,做到起居有时,夜卧早起;

二是讲究睡姿,睡觉时宜“卧如弓”,以右侧卧位为好,利于全身放松,睡得安稳;

三是先睡心后睡眼,如《老老恒言》中说:“入寝时,将一切营为计虑,举念即除,渐除渐少,渐少渐无,自然可得安眠。”

四是有良好的睡眠环境,居室要幽静,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床铺舒适。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睡得香,自然体健神爽。

4老人中医养生关键是养心

心理养生(养神)是中医养生的主要方法

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包括饮食、生活、气功、导引、方药、功法等,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方面,即养神、养形、养精。其中养神在养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哲们已经认识到精神调摄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摄养方法,如老子提出的“见李抱朴”,“少思寡欲”、“致虚极,守静笃”,庄子则进一步指出“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孔子提出了“仁者寿”,“大德必得其寿”,强调道德修养在养生祛病中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在继承先秦诸子养生思想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确立了精神调养的理论和方法。如其认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以及“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强调了心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我们现在所谓的心理养生主要是养“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体生命活动现象;狭义是指中医学心所主的神志,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性格、情感等活动。神主形,无神则形不可活。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主宰,它既协调脏腑、气血、阴阳的变化,主持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又能调节脏腑组织器官等,使之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缓冲同外部因素引起的情志刺激,从而维持形体与外界的平衡。古人非常注重养神,正如《素问上古天其论》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所以说,心理养生是中医养生最重要的方法。

情志与情志致病

情志即七情五志。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是指喜、怒、忧、思、恐五种情感与五脏相对关系,《素问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思恐(惊)。”《内经》中提到:“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说明每个脏腑都有其情志活动,这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情感反应,是身体健康的表现。只要不过分过激,不会影响健康。若刺激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脏气受到冲击,气机逆乱,就可造成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5中医养生的常见三大误区

误区一:养生不关年轻人的事

切勿认为养生仅是为了长寿,或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证人体的健康,同时也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现代人的压力大了,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呈现年轻化,因此对于任何年龄的人来讲,养生是必不可少的。

误区二: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西医将人体当做机器,如某个部件损坏,就更换维修。而中医则将身体与精神当做一体,阴阳二气互立互存,因此中医在治疗疾病时,往往是将身体恢复到阴阳平衡的状态,疾病也就治愈了。所以预防疾病中医更有效。主要调整途径有内服和外敷,及各种中医养生方法。

误区三:轻微不舒服就赶紧吃药

“是药三分毒”,中药也不例外,频繁吃药会降低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而人体免疫功能有很强的抗病毒能力及自我恢复能力,因此要健康,增强自己抵抗能力非常重要。要懂得一些中医保健知道,既能防患于未然,也可自行调养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