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药特色养生文化的老年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结合老年健康教育内涵和中医药特色养生内涵及重要性,从顺应自然、饮食养生、运动养生、心理养生、起居养生和药物养生六个方面分析中医药特色养生文化在老年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辅助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养生文化;老年健康教育
on for the on the of
Chen , ,Chen
of
: with the of for the , the of in for the from six : with , , , , life and drug , the and of life of the , and the of .
: ; ; for the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体,老龄群体的健康教育需求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老年人对健康和长寿的需求日益增大,而中医养生源远流长,已逐渐成为重要选择。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人民健康事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预防为主,传承发展中医药基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保障,探索中医药特色养生与老年健康教育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老年健康教育内涵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角色的变化,老年人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产生了对现实的不适应,他们退休之后的精神生活和自身的健康状况都不容乐观。让老年人理解并接受健康教育是社会的需要,是老年人生理、心理的需要,是情感沟通的需要,也是老年人的权利。
1.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教育
“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虚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环而无子也”,“男子八八,天葵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出自《黄帝内经》[1],老年人生理健康教育强调老年人要适应因年龄变化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变化,如正确的健康观和疾病观,正确认识生、老、病、死的自然客观规律,学会预防和发现老年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自我监测等知识[2]。人到老年,机体的器官组织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退行性变化,脏腑气血生理机能自然衰退。因此,要尽量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帮助老年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预防和减少老年性疾病的发生,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2.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
《素问·举痛论》提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即时疏泄不良情绪,保持心理健康,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法则。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培养老年人成熟和健全的人格,对老年人进行社会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的交流和处理,对空巢现象的理解和适应的教育,以及晚年退出社会主流后心理和情感方面的教育等内容[2]。老年人随着社会角色和地方的改变,带来心理上的变化,易产生孤独、忧虑、烦躁、易怒、失落等心理状态,出现固执、自私、多疑和偏见等性格的变化。因此,要帮助老年人培养乐观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心态看待衰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社会适应能力。
3.老年人的社会环境教育
老年人的社会环境教育是指让老年人学会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家庭的关系,学会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能接收新鲜事物,尽可能地掌握一些自己能学会并掌握的技能,哪怕是为家庭、子孙、社会、邻居提供一点信息,讲解一些常识性的知识[2]。当代老年人多是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上不起学但环境相对良好,人性相对单纯的社会,随着社会接触的减少,对社会的复杂转变缺乏认识,加之对健康长寿的较高期望,容易上当受骗。推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一对夫妇要面对4位老人和抚养子女,时间、精力有限,经济、工作压力过大。因此,帮助老年人正确处理好社会、家庭的人际关系,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是解决老年问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老年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对发挥老年人余热,继续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会起到积极作用,还可降低老龄化社会的成本,减轻青壮年人口的后顾之忧,也是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中医药特色养生的内涵及重要性
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愿望和普遍关心的一件大事,随着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今天的人们越来越渴望健康长寿。而中医传统养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认识人体生命,维护身体健康进而延年益寿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对提高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水平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养生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讲究“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思想,注重整体观和辨证观,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可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重症的来临,有助于人们健康长寿梦想的实现,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把它应用于老年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未病观
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留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正如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说明了只有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积极消除其他致病因素,便可以减少对人体的侵害。《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金元时期朱丹溪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也不可能“返老还童”,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生命是可以办到的,这种防备为主的养生思想告诉人们,必须自幼留意养生,平时注意养生,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尤应高度注意养生。如能持之以恒,即可防衰抗老,防备衰老疾病的发生,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周易·系辞下》云:“安不忘危,存不忘亡。”这种注重矛盾转化、防徽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哲学的精华。
2.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天人合一”观认为,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个人是小宇宙,天人相遇。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3]。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着的。中医养生文化中亦体现出这种原则。
中医养生学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这里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整体看待。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人生活在自然界,又生存在人事社会之中,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生存。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了的客观事实。中医养生从“天人相应”和“七情六欲”等观点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熟悉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并贯穿在病因考查,诊断治疗以及保健预防的各个环节中,如强调养生要“顺四时而适寒暑”。同时中医认为人体本身也是有机整体。把人的五脏与五体、五声、五音、五志,五液、五味等联系起来,组成整个人体和五个系统,在此基础上又根据脏腑的表里关系通过经络联系起来,共同协调完成人的生命活动。这种形神合一,以神统形的整体观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统一的整体观。
3.知常达变,养生保健的辨证观
辨证法是中国哲学的特色和优势。中医确定的整体辨证观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这一特色。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素问·异法方宜论》:“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杞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4]中医养生强调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强调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方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人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同时根据个体的阴阳盛衰情况进行调摄,达到健康长寿。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中医将这种原则概括为“知常达变”。中医养生理论突出辨证施治。辨别各种症象,分析致病原因、性质和发展趋势,结合详细情况来确定疾病性质,全面制定治疗原则,整体施行治疗方法,即为辨证施治。
三、基于中医药特色养生文化的老年健康教育
中医养生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于历史实践中形成了深厚的养生思想体系,科学养生,与老年健康教育结合,用中医药这把“钥匙”,辅助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节约社会医疗资源,构建和谐家庭,促进社会发展。
1.顺应自然
《内经》认为,人是自然之子,依自然而存在,受自然规律支配,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健康的基本保证[5]。中医养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健康长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强调“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提高人体对自然变化的适应性及调节能力,从而促进健康。老年人还应顺应身体退变的自然,角色转变的自然和社会变化的自然。而养生的基本前提就是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衰老退变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应积极面对,董仲舒《春秋繁露》主张循天之道,以养起身,宋代大文豪欧阳修说:“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都是这一思想的体现[5]。要从年轻时“蛮拼”的生物钟逐渐过渡到与身体相适应的生活节奏和规律。对于社会和家庭角色的转变,可通过开展业余活动或参加兼职来缓冲,发挥余热,贡献社会。随着社会发展,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之时,精神贫乏和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也日渐凸显,作为老年人也当顺应[6]。
2.饮食养生
民以食为天,饮和食是人们的生存基础。《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力求平衡膳食。《内经》提出“食饮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随着人年纪增长,胃肠功能减弱,提倡少食多餐。饮食不节的致病特点表现为,《素问·五藏生成》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张岩、张焱[7]认为《黄帝内经》中“五畜”为有情血肉之品,与阴阳五行相配,与四气五味相关,与五脏相对应,因时进补,辨体而食,适度搭配,是延年益寿的精髓所在。《金匮要略》认为饮食不仅是气血生化之源,还具有补偏救弊的作用,与健康长寿密切相关[8]。
3.运动养生
中医将精、气、神称为“三宝”,运动养生则紧紧抓住了这三个环节,调意识以养神;以意领气,调呼吸以练气,以气行推动血运,周流全身;以气导形,通过形体、筋骨关节的运动,使周身经脉畅通,营养整个机体。“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生命在于运动”。《吕氏春秋》明确指出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黄帝内经》很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9]。著名神医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创编了“五禽戏”,而“五禽戏”对于关节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疗效,原理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动筋骨,滑利关节,减少关节粘连的可能性,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10]。以及后来的太极拳、八段锦等,以此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老年人运动锻炼要因人而异,适时适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除传统的锻炼方法外,现代的健身操、球类运动、跑步、舞蹈、游泳等,均有疏通气血、强筋健骨、预防疾病的作用。
4.心理养生
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健康状况对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养生特别注重心理养生,认为养生,首先养心。《内经素问》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把维持心境的稳定看作保健、养生的先决条件[9]。《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说明息怒太过对人体的影响和损害甚大,老人应特别加以注意[11]。老年人阳气日衰,心力衰退容易精神疲意。中医学认为五志伤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老年人更易为情志所伤而导致精神耗散。《千金翼方》言“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情性变异”[12]。要充分满足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诉求,使其能够树立积极平和的心态,老年人要保持坦荡胸怀、乐观主义的精神,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思想,以达到防病治病,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
5.起居养生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养生防病也不例外。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应当谨慎,日常起居要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根据气候的不同调养身体,生活作息要有规律,定时睡眠不熬夜,睡子午觉,居住环境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起居方便,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所以说“起居有常,寿命自长”。古代养生家也认为,人们的寿命长短与能否合理安排起居作息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上古天论》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清代名医张隐庵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作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人乃死。能调养其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年”,这说明起居有常是调养神气的重要法则。
6.药物养生
我国运用传统药物养生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不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养生药物,而且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延年益寿的药方。汉代诞生的我国现存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孙思邈的《千金方》等都记述有延年、耐老、增寿等药物及方剂。特别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中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具有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药物253种,并选录延寿方剂89剂[9]。老年人可根据时令,个人体质,在医师药师指导下适时,适量进补,如:气血亏虚及半身不遂者可加黄芪以养血补气,行滞通弊;脾虚食少者可加山药以补脾养胃,生津益肺;另外,药膳将日常饮食给予药用价值,药物借助实物发挥更好疗效,两组相结合起到预防和治疗疾病,保健增寿的作用。
中医药学的特色养生文化应用于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之中,形成行之有效的健康养生方式、手段,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变老年人的生活观念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将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402.
[2]贾利.浅谈老年健康教育[C].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2008:275-280.
[3]王乐,汪荣斌.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2):80-8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