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讲堂】中医药防治肿瘤,国医大师周岱翰强调了这些要点
7月30日,《国医大讲堂》大型系列中医药科普讲座启动仪式暨首场讲座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正式启动。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首席教授周岱翰领衔首场讲座。
来自五湖四海的5.1+万读者
涌入直播间,学中医知识
直播间里互动频频
读者送出了12.6+万个赞
课上,周岱翰教授以《看中医药防治癌瘤的大智慧与特色》为主题,从中医治癌的历史,癌症的发病、治疗现状与前景,中医治癌的疗效优势与防癌特色等三方面展开了分享。
如何直面无法消灭的癌症
当代医疗的困境与前景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肿瘤实际上是可防可控的慢性病。这一观点早在我国清代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就已经出现。”周岱翰介绍,癌症是人类进化的产物,是无法消灭的。
周岱翰表示,癌症患者不仅面临生理层面的痛苦,往往还对癌症了解不够,产生悲观、恐惧心态,继而过度治疗,从而面对生理、心理、经济等多方面的痛苦。“一方面,目前临床上强调多学科协作的综合治疗,放疗、化疗、手术等现代医学手段百花齐放,疗效不断提高、日趋安全;另一方面,现代医学手段并非万能,其较强的副作用对于基础病和并发症多的患者、癌症晚期患者并不友好。”
针对这些困境,周岱翰指出,对于早期肿瘤,无论中医西医的目标都是希望能够杀灭癌瘤;而对于中晚期患者,中医更重视患者有好的生活质量、长的生存时间——“带瘤生存”观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周岱翰认为,中医药擅于治疗四类敏感性人群,可在主客观上发挥积极作用。“这些癌症患者更适合寻求中医的帮助:经过常规手术、放化疗、免疫治疗后复发且在寻求多种综合治疗措施的患者;晚期癌症体质虚衰无法接受现代抗癌治疗者;有老年病人且并发症多、惧怕西医抗癌方法的患者;基层或农村的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选择中医药治疗者。”他说。
提高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
中医药肿瘤专家有方法
周岱翰介绍,中医以人为本、身心兼顾,治疗癌症过程中强调整体观——把每位患者视作一个整体。进而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地实施治疗策略。
“在药物疗法方面,中医强调祛邪与扶正。”周岱翰介绍,“祛邪”即祛邪消瘤法,可配合手术、放化疗等现代医学手段,共同发挥杀灭癌瘤的作用;“扶正”即包括健脾、养血、补肾、滋阴等在内的扶正补虚法,有利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达到带瘤生存的目标。
“实际上,现代医学的治疗效果也是带瘤生存。五年生存率的提法便是把癌症视为慢性病、强调带瘤生存的见证。”周岱翰介绍,从中可见中医思想的先进性。
针对当前我国日益严峻的癌症发病率,周岱翰强调“治未病”——重视预防癌症、早诊早治,把癌前病变扼杀在摇篮里。“中医治疗应贯穿癌症治疗的全过程。”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周岱翰还强调治疗过程中调节心态、多方配合的重要性。“患者要自强,调动自身因素在治疗癌症过程中的作用,不应自暴自弃。医生、患者家属也要自强,与患者合力抗癌。”他还举例,介绍了一名26年前就开始接受自己治疗的老患者,“这名患者便是带瘤生存,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她在抗癌过程中心态就很好。”
长寿的前提是健康
中医养生有讲究
在活动现场,周岱翰还积极与现场观众互动,解答观众关于中医养生、服用中药方面的困惑。
癌症病人,养生讲究整体观
癌症病人康复治疗中,如何通过中医来养生?
周岱翰表示,养生要讲究中医药特色的整体观念,要辨证论治、对号入座,通过辨别体质等来找到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养生方法。如体胖、有慢性病、不爱运动的人,养生方法会和平常身体素质较好的人不一样,必要时可咨询中医专家。
“现在很多人患有‘健康食物痴迷综合征”,仅仅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而不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食用。”周岱翰调侃道,他举例,菇类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胃病的人不宜多吃。
中药起效,有快有慢
服用中药多久能见效?
周岱翰解释,吃中药多久能起效,不同病症对“效”有不同的理解。他举例,治疗口腔溃疡、咽喉痛等,通过西洋参、绿豆、马蹄、麦冬、岗梅根等中药就能很快起效,但对于贫血、合并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医药起效就比较慢。
至于“是药三分毒”一说,周岱翰表示,毒性是由剂量决定的,这个问题应考虑具体患者、具体用量。
忌口是为了提高疗效
服用中药期间,是否忌口也备受广大市民关注。
“中医和西医都有忌口一说。得了肾病,西医会要求不要吃太咸,这其实就是忌口。”周岱翰表示,中医的忌口有其辨证的原则,会根据病情提出相关忌口要求,如消化系统的癌症病人,肝胆湿热、脾胃虚寒者不应吃蟹虾等。“忌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疗效,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他说。
周岱翰教授风趣幽默的讲解
让线上和线下的观众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