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个春季养生必知常识

1:养生要养体

春季养生保健养体重要的是一个字,动字包括劳动和运动,任何劳动和运动,只要不是过度的,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这就要求人们要勤于动,不要懒,动则促进气血周流,懒则气血流通缓慢。体育锻炼是一种锻炼,劳动也是一种锻炼,人体不断的活动,保证气血的运行畅通周流,就会有健康的身体。

2:消脂排毒

千金难*来泄,消脂排毒正当时。 整个冬天,大多数人处于蛰伏状态:深居简出、运动量减少,又偏好膏粱厚味之食物,一冬下来,体内积存了大量的脂肪和毒素。古语有说:“千金难*来泄”,意思指的就是“春季消脂排毒正当时”。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一味地偏信民间的排毒药物,其实,简单的苹果和鲜奶就有非常好的排毒功效。

试试早上起来喝一杯鲜奶,吃一个苹果。温和有益,又有排毒的效果。其他的水果,例如:草莓、樱桃、葡萄也有不错的排毒功效。还有海带绿豆汤,因海带中的胶质成分能促进体内有毒物质的排出,绿豆性寒凉,可清热解毒,所以,饮用此汤,毒素自然会随着大小便排出。

3:休养生息

女人养生应该由内而外,传统养生认为睡觉是第一大补。民间有好多俗话:“一夜好睡,精神百倍;彻夜难睡,浑身疲惫。”“睡个好觉,有如吃个母鸡。”睡觉为什么如此重要?那就是老子讲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晚间睡觉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白天工作学习是能量的释放。阴阳各半,缺一不可。

4:省酸增甘

春为肝气当令,根据中医五行理论,肝属木,脾属土,土木相克,即肝旺可伤及脾,影响脾的消化功能。且中医认为,五味入五脏,而酸入肝,甘入脾,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会增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会伤害脾胃之气。

春季为肝气旺的时候,肝气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难呈现脾胃虚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保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清淡、生冷及刺激性食物。此外,春季是蔬菜的淡季,但野菜、山菜其生持久迟于一般蔬菜,并且富含维生素,可采戴食用,以填补蔬菜的不脚。

有鉴于此,春季饮食调养,宜选甘温之品,忌酸涩,主要以补益脾气为主,故可多吃一点大枣、山药、锅巴等。

5:养生先养心

养心就是要心胸宽阔,遇事不怒,想得开,放得下,始终保持心情的平和。对人与事,不要斤斤计较,要对他人多着想。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惊恐伤肾,要保持正常的七情。养心要心静自然,自己达不到的事情,不要去想它,不要妄想,不要过分的追求,要知足者常乐。当然不是不要追求的目标,而是有了目标就去努力。胜不骄,败不燥,能人背后有能人,追求过高了,一辈子也达不到。养心要勤用脑,脑子不用就痴呆了,要不断学习,不断接受新事物,当然用脑过度也不是养生。

6:春捂不宜过汗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但不是随便“捂捂”就能达到保健的效果。刘敏说,捂的度就是不能过汗,如果天气很热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7:享受清爽的绿色春蔬

春天肝气旺盛,相对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饮食上仍以清淡为主。绿色蔬菜是最好的春季食物。蔬菜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恰巧可以补充冬季的摄取不足。譬如春天产的菠菜嫩极味美,亦有养血功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春天体质较差的人,一般可选用莲子、芡实、薏仁、花生、核桃、燕窝、猪肝等平性食物。具多醣类成分的银耳也有防发炎功效,亦可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

此外,有过敏气喘体质的人,在春天要特别注意体质的调整,少吃一些冰冷或寒性(如瓜果)的食物以免引发过敏。 本文来自中医养生

通常气喘过敏是中医所说的“气虚”现象导致,擅长药膳的杨贤鸿建议,可用黄耆、人参(白参)、伏苓炖补鸡汤饮用,容易上火的人可以改用参须或西洋参。

8:精神养生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可以说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季节,对于养生也是如此。以往,一说到养生,人们就会说心态平和,但春季养生却不同。刘敏说,“春天不要平和,春季一定要让心情欣然、愉悦,秋天才要讲求平和。”少发脾气,多微笑。尽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气。

9:不宜过早穿单鞋

俗话说,病从脚下起。现在很多年轻女孩,很早就开始穿单鞋,对身体非常不好。脚和小腿是人体三阴经和三阳经的总汇,小腿内侧为肝、脾、肾三阴经,外侧为胆、胃、膀胱三阳经,对人体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不宜过早穿单鞋。

10:合理饮食

春季养生保健要合理饮食,保证身体的需求。人体需要各种物质,不能偏食,不能过饱过饥,人缺少了哪方面的营养对身体也不利,过多供给了营养,造成了体内某物质的堆积对身体也不利。所以饮食要全面适当。药补不如食补,多吃些豆制品,大枣,五谷杂粮,少吃些拉圾食品。

二、春季养生保健的8个小常识

1、每天坚持多喝水

每天坚持多喝水,能够增强身体系统的循环速度,缓解紧张的身体机能,提升预警能力和能量消耗。其实喝水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减肥。如果你每天摄入16盎司的水,一年就能瘦掉5磅。

2、不要急于减穿衣服

春天因气候变化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不要一下子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寒邪伤肺,容易导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于减穿衣服。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捂的度就是不能过汗,如果天气很热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捂着,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3、彻底大扫除,远离过敏

春天是过敏、呼吸系统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所以很有必要进行一次春季大扫除。大扫除尽量选择天气好、空气清洁时进行,扫除前先开窗通风,尽量用湿扫代替干扫,防止室内扬尘,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用吸尘器,尤其要彻底清洁床下、沙发下、衣柜等卫生死角,被褥也最好拿到室外晾晒,地毯、窗帘每次换季时都应该清洗。

4、早上梳头、晚上泡脚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滞。”就是说,春天早上梳头、晚上用淡盐水泡脚,能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保健防病。

5、晚睡早起,不可恋床

春季养生在睡眠上要保持“晚睡早起”的习惯。晚点睡觉指晚上9点以后入睡。早起是指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起床,有利于气机的生发,晚点睡不是越晚越好,最好在晚11点前入睡,否则第二天容易双目赤红,容易肝火上升。

6、晨起提倡宜伸懒腰

之所以提倡晨起宜伸懒腰,是因为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故方醒之时,总觉懒散而无力,此时若四肢舒睁岈伸腰展个岈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薪、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

7、多晒太阳补钙

春分过后,日照时间渐渐变长。当大地脱去冬天寒冷的外衣,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柔和。此时,我们应该尽情享受阳光带来的健康益处。民间素来有“学会晒太阳,胜过吃补药”的说法。最好走出家门晒太阳,不要隔着玻璃晒。

8、“躲避”紫外线,注意防晒

一般只有到了炎夏,才会想起紫外线的存在。其实在春季,紫外线就已经开始对皮肤进行伤害。尤其在中午11时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紫外线的强度比你料想得要高许多。紫外线很容易促使雀斑的生成,黑色素的沉积。因此防晒很重要。

三、春季养生六个小妙招远离疾病困扰

一、防风御寒

春天宜晚睡早起,到室外多活动,舒展形体,使一天精力更加充沛。春天要特别注意防风御寒,养阳敛阴。根据初春天气乍寒乍暖一日三变的特点,衣服不可顿减,过早脱去冬衣,极易受寒伤肺,引发呼吸系统疾患。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一定要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以适应春季气候多变的规律。

二、调节饮食

春天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忌过于酸涩,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尤不宜多进大辛大热之品,如参、茸、烈酒等,以免助热生火。春天宜多吃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特别是各种黄绿色蔬菜,如瘦肉、豆制品、蛋类、胡萝卜、菜花、大白菜、柿子椒、芹菜、菠菜、韭菜等,此外,还应注意不可过早贪吃冷饮等食品,以免伤胃损阳。

三、调养精神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调摄应做到疏泄条达,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假日去踏青问柳,游山戏水,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四、预防春困

春天风和日丽,但人却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早晨也不醒,这种现象就是大家所说的“春困”。春天犯困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体内循环季节性差异,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负荷加重,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造成的。那么怎样减轻与预防春困呢?一要保证睡眠,早卧早起,克服消极懒惰思想情绪;二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三要适当增加营养。研究证明,缺乏B族维生素与饮食过量是引发春困的重要原因,故宜多吃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品,吃饭不宜太饱;第四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五、运动锻炼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体质投资最佳季节。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春天多锻炼,会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一年之中少患流感等各种疾病,且令人思维敏捷,不易疲劳,人们可根据自己年龄与体质状况选择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放风筝、春游踏青等。

六、保健防病

春天温暖多风,最适于细菌、病毒等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流脑、猩红热、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春天又是气候交替的过渡季节,若不重视保健,或过食辛热助火之品,再被时令之邪引发,一些旧病即易复发,如偏头痛、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高血压、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应特别注意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调摄预防。

四、春季养生保健千万别做这九件事

1、忌早起科头

“科头”即不戴帽子。早晨是阳气初生的时间,这时的阳气像树苗,虽然生长势头很旺,却十分柔弱,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阳气的特性是向上走,所以从人体来讲,头部是阳气汇聚的地方,如果早上出门不注意头部保暖,很容易让寒邪入脑,造成疾病。

2、忌阴室贪凉

人的身体要保持健康,必须阳气旺盛,而阳气很怕受到阴邪的侵犯。如果一个房间不能受到阳光的照射,就会阴气较重,气温较低,寒邪容易侵袭体表,甚至由表入里造成一系列疾病。当然,现代人居住楼房,很难保证每间房屋都有阳光,这时就需要借助暖气或空调,保持房间温度。

3、忌湿地久坐

有些人对潮湿致病不太理解,认为身体有皮肤保护,皮肤又不透水,外界的湿气怎么能影响到体内而造成疾病呢?真正的湿气当然不能直接进入体内,但机体之气和外界之气是相互感应的,外界之湿是一种滞缓之气,感应到体内则使机体的气机也运行缓慢,从而在体内生成湿邪。因此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停留过久。

4、忌久观场演剧

这一条是劝我们注意养神。现在电视网络*节目非常多,不能过分沉迷于此,因为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会不知不觉地随之而动,不再注意体内的感受。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如果君主整天追逐声色犬马,就不能很好地体察民情,身体有了不平衡也不能随时感知。所以*要适度,避免久视久听而伤神。

5、忌热着晒衣

徐文弻认为久晒之衣有热毒,不宜立刻上身。这可能有些夸张了,衣服晒得干爽以后,即使还有一定热度,也不至于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危害。当然如果是患有热病还没有痊愈的人,可能就要适当注意,不要穿刚晒过或烤过的衣服。

6、忌汗出扇风

这个也要灵活看待,如果是三伏天,身体时刻都有汗,拿扇子扇风取凉是很正常的。这里说的忌汗出扇风是指气温不太高,因运动而出汗时,不要贪凉而扇风,或立刻喝冷饮。扇风虽然很惬意,但风为诸邪之首,带着寒邪或湿邪不知不觉地就袭入体内了。

7、忌灯烛照睡

有些人喜欢开着灯睡觉,这也不好。因为光明的性质是属阳的,人的睡眠需要阳气入阴,有灯光照射就使得阳气难以下潜入阴,容易造成神魂不安,影响睡眠质量。

8、忌子时房事

一天之中,阳气最旺的时候是白天,可阳气的初生却是在半夜子时(23:00~1:00)。这时阳气刚刚发芽,非常娇气,如果不加以爱护而行房事,会使这点稚阳熄灭,第二天的阳气就不会充足,易生疲倦。

9、忌夏月凉水抹席,冬月热火烘衣

这两个习惯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危害,现在也很少有人烘烤衣服了,但是本条仍然有现实意义,也就是不能图一时的痛快而违反季节规律。夏天不要贪凉,把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容易导致出汗不足,气机不能充分打开;冬天也不能贪热,把暖气开得过热,容易导致出汗太多,精气外泄。